2007年12月27日

window$的虛擬磁碟機

話說~M$從Unix借去不少概念性的指令,如Linux的一些mount指令,M$應該也有相對應的指令
寫這個段落有點掙扎,本來想要讓這個blog全部是Linux的東西,但是這次破例寫了M$的指令

subst 顯示當前的替代路徑
subst [磁碟機代號] [路徑]
將指定的路徑替代為磁碟機代號,該路徑將作為驅動器使用
subst /b 解除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把一些特殊的應用路徑,設定為固定磁碟機代號,再設定環境變數的時候可以方便一點

2007年12月19日

Free Image Viewer

在M$環境底下,一般人常用的看圖軟體很多是ACDSee,其實這軟體發展到目前差不多已經到了一個極致
開始加入一堆有的沒的Orz,最近好像變成了啥PhotoManager的,速度上來說也是蠻快速的,可是軟體是愈來愈臃腫

但是這次的主角是FastStone Image Viewer3.2,這家公司出了不少好東西,標題上的Free是免費的意思,個人使用免費
這軟體我之前就使用過,不過當時好像是2.x版本,真的是慘不忍睹,最近從新看到他,以經煥然一新
但是還是有些不大滿意的地方,不過已經可以使用,預設上面有些要修改的

比方說,上面會出現一些綠色的檔案名稱,這真的是很Orz;還有另外一個要詬病的是預設按下左鍵是放大鏡功能~囧

我把一些我認為要修改的地方用紅色的圈圈標示出來,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看看,我想這軟體除了速度稍稍比ACDSee慢之外
真的還是不錯哩~另外他的FastStone Capture也不錯,如果有需要常常擷圖的朋友,這也是個不錯的小工具

2007年12月1日

CF卡裝Linux

這是轉貼別人的文章
===================================
CF卡使用sandisk extreme4 4GB
CF2IDE是用網拍上常見的單卡母頭, 有支援DMA的那款
安裝作業系統為linux(gentoo)

將CF卡插上轉卡
轉卡上的電壓調整為3.3V
接上電源, 插上主機板
開機後在BIOS可以抓到正確的容量及資訊
(7年前的32MB CF卡,會進不去BIOS)

在作業系統的偵測時
Probing IDE interface ide0...
hda: SanDisk SDCFX4-4096, CFA DISK drive
hda: drive side 80-wire cable detection failed, limiting max speed to UDMA33
hda: selected mode 0x42
hda: max request size: 128KiB
hda: 8027712 sectors (4110 MB) w/1KiB Cache, CHS=7964/16/63, UDMA(33)
hda: hda1

只能上到UDMA33, 因為沒有80-wire的CABLE?! 直接插在主機板上也不算哦?
小小的1KB CACHE... 呵呵, 真有趣~

用hdparm來看一下
# hdparm -I /dev/hda

/dev/hda:

CompactFlash ATA device, with removable media
Model Number: SanDisk SDCFX4-4096
device size with M = 1024*1024: 3919 MBytes
device size with M = 1000*1000: 4110 MBytes (4 GB)
DMA: mdma0 mdma1 mdma2 udma0 udma1 *udma2 udma3 udma4
Commands/features:
Enabled Supported:
* Write cache
* CFA feature set
* CFA advanced modes: pio5 *pio6

看來CF應該是可以上到udma4,
上不去應該是轉卡的問題, 或是真的要裝條80-wire的CABLE給它偵測(改天來試試)
這張卡有支援到pio6? 買相機的時候怎麼知道相機是走啥模式呀...

再來設定一下CF卡
# hdparm -c1 -d1 -W1 /dev/hda

/dev/hda:
setting 32-bit IO_support flag to 1
setting using_dma to 1 (on)
setting drive write-caching to 1 (on)
IO_support = 1 (32-bit)
using_dma = 1 (on)
write-caching = 1 (on)

原本的32-bit IO, write-caching是關閉的, 將他開啟

如果再加設transfer mode至udma4的話
# hdparm -X udma4 /dev/hda

/dev/hda:
setting xfermode to 68 (UltraDMA mode4)

# dmesg
hda: UDMA speeds >UDMA33 cannot be set

強制設定也是不過, 後來去看了一下轉卡的那一小張說明"紙"
上面寫支援到ATA-33... 冏~ 說明書還是要先翻一下的

再來是速度的測試
# hdparm -tT /dev/hda

/dev/hda:
Timing buffered disk reads: 88 MB in 3.02 seconds = 29.16 MB/sec

速度接近ata33, 和設定相符, 但是未達到CF卡的極限, 也在預料之中
瓶頸卡在轉卡...

測試完後來開使安裝系統, 當成作業系統碟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hda1 3.9G 2.0G 1.9G 52% /

小弟是安裝Gentoo linux(己經用滿久了, 成習慣了, 大大要灌XP應該也是可以啦)
基本的系統WINDOW+GNOME+FIREFOX約吃掉2G的空間
剩2G可以使用

使用起來開機的速度差不多, 開機不會讀入大量的資料, 大多在做硬體偵測
進入X-WINDOW後, 載入的速度明顯加快,
我想加快的原因是CF卡的RANDOM ACCESS TIME超小, 以及大量載入片段資料及小檔案得到的結果
雖然原本的7200轉的硬碟的讀取速度較快, 但碰上東讀讀西讀讀的操作條件就輸了
這也是硬碟天身的限制

這是硬碟的速度測試
# hdparm -t /dev/sda

/dev/sda:
Timing buffered disk reads: 218 MB in 3.01 seconds = 72.31 MB/sec



心得

以容量CP值來講, CF拿來當硬碟是非常不划算的, 功能上也沒有差多少
加快速度的部份也沒有保證, 等於是虧本生意
不過小弟看重的有幾點, CF卡較硬碟省電, 不怕震動, 發熱量低, 體積小
但這幾點只有用在筆電上才有效果
下一步小弟要去找台10吋的小筆電來試試, 有心得再和大家報告
家裡要開動物園的, 還是只能用大容量的硬碟用力操了


PS. 本文將同時POST在fourms.gentoo.tw

Full Circle--Ubuntu的初學者月刊

Fulll Circle這本月刊我很早就知道了,但是一直沒有再去看(只看了第一期Orz)
這一本讓我想起之前有一本Linux Magazine也是為了初學者寫的,但是好像到了一半就停了,很可惜

其中有一個章節對我比較有吸引力的是scribus,它似乎是專業的編輯軟體,不過過去我知道這個軟體的時候,他中文有問題
我並不想要自己編譯,因為這樣可能會有套件管理的問題,我是一個懶惰的人

看著外國的雜誌,讓我比較訝異的事情是中西文化的不一樣,對於外國人DIY是很自然的事情,Linux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工具"
他們會嚐試把他改裝,裝到車上或者哪裡去,例如作成隨選的播放器或者說作成簡單的機器操控的系統
這對他們來說似乎是一種生活樂趣,亞洲這邊就比較偏向一般正常的電腦應用,不然就是把他當成賺錢的工具

真的是外國的創意比較多,亞洲人應該可以多多學習,不要老是死板板的,這樣生活會比較有多一點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