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graphviz工具

簡單來個範例,檔案名稱test.dot
digraph gr{
    大->小
    }
接著dot -T png test.dot -o result.png,這樣就可以輸出了,結果如下










當然還有許多應用,底下列出許多參考連結
程式分析相關
資料庫相關
程式文件相關

字形相關資訊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84%A1%E8%A5%AF%E7%B7%9A%E9%AB%94
如果調整過桌面字形或firefox字形的人就常看到,啥叫做襯線,這個wikipeida倒是蠻清楚的圖解的
看到下面相關的斷字資訊,點進去很可惜沒有中文翻譯,其實有時候這種小東西還蠻有意思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Hyphen
那就看看英文的吧,其實這東西對於排版有些好處,但是有時候字都排的很緊密也會看的很累
P.S.這篇竟然不知道如何歸類Orz,過去寫的類別竟然沒這篇的份

PCManFM 1.0 RC 1

感興趣者可以到sourceforge下載
http://blog.lxde.org/?p=727
這是pcman寫的wiki內容吧,可以參考看看,比起natuils,pcmanfm是一個輕量級的FM,有興趣的人看看系統資訊就知道natulis其實很消耗記憶體,而pcmanfm幾乎已經可以取代它。
一個台灣人開發的工具,結果幾乎在台灣網頁上找不到啥消息,真的有點...

2010年5月30日

關閉NetworkManager後的Firefox自動離線

因為pppoe之前跟network manager不相容,我就關閉了它,這樣一來造成每次firefox啟動的時候會認為沒有網路,自動進入離線模式,解決方式
用firefox的about:config
toolkit.networkmanager.disable=true
重新開機之後應該就可以解決

linux的市場佔有率

我思考著一個linux作為一個不錯的作業系統,上面有許多優良的軟體(當然也有不足夠好的軟體),為何普及率或者說市場佔有率還是不高,他到底還缺乏甚?我還是沒找到答案
先來看看數字,或許數字來自媒體,本身需要帶點懷疑,但是大趨勢不變
http://taiwan.cnet.com/digilife/0,2000089053,20135891,00.htm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59458
M$本身的作業系統佔有超過八成以上的市場,linux非常低,大約1%,我想這是桌面市場來說,如果server市場linux/unix的比例應該相對提高,但是我想知道的也是桌面市場

很多人對linux的看法是,這東西不夠有親和力,說一句難聽的,或者就是軟體寫得不夠好(不是說軟體不正確,而是無法符合使用者的預期),底下有一篇討論,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http://www.ubuntu-tw.com/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5098&viewmode=flat&order=ASC&type=&mode=0&start=0

...
有本書叫做"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裡面提到社會規範(social norms)和市場規範(market norms)的概念。
當你跟別人說"Linux很好,送你!",別人欣然接受。這時候是屬於社會規範,大 家都很高興。
但是當別人有困難時你卻口出惡言,你就是把狀況導向市場規範,這時別人肯定就會用市場的方式討論自由軟體。
接著你又拿出那套 自由軟體哲學跟別人吵,別人肯定會認為你很虛偽。
...

回頭看看自己以前寫得文章

Linux下的多媒體鍵盤(multimedia keys)

現在鍵盤很多都已經是多媒體鍵盤了,的確在使用上會比較方便一點,只要一個按鈕就可以叫出檔案瀏覽器或者說做出播放的動作,真的相當方便
可是許多人都不知道哪裡設定,其實只要兩個簡單的步驟
  1. 使用xev取得keycode
  2. 設定.Xmodmap(在使用者目錄下,沒有請自行建立)
打開xev之後會跳出一連串文字,先不理會,可能會跳出一個白色的視窗,作為監測鍵盤滑鼠移動的視窗,點了之後,不要移動滑鼠(免得資訊太多),然後按下'a',就會收到兩個event,分別是key press跟key release,表示按鍵按下跟放開,其中有個重要的資訊叫做keycode,表示該按鍵的代號,是要寫入.Xmodmap
例如把keycode為162的按鍵對應到檔案瀏覽器上

keycode 162 = XF86Explorer

最後,那麼有多少已經設定好的key呢?可以參考最後的列表,如果英文有點底子的話,大多可以望文生義,不然就自行測試囉
另外就是有許多鍵盤上面有function key,就是寫著fn的按鍵,配合其他按鍵可以產生類似調整螢幕亮度大小的功能,這是跟一般按鈕事件不一樣的,因為會產生硬體控制的方式,所以這樣的組合key是送給bios,不會當作一般事件。
function key使用的是 apcil(Advanced Configuration & Power Interface)這個daemon來控制,所以如果說系統沒有裝好良好的driver,可能function key並不會作用。使用acpi_listen可以抓到這樣的組合key的keycode。接著把keycode的資訊寫到/etc/apcil裡面去就可以,可以參考這裡

2010年5月29日

Mobile Device上面的Linux

不管是Ubuntu的Remix或者Fedora的Moblin Spin都是嘗試把linux搬到mobile device上面,然後改些操作介面,或者他們所謂的netbook上
我想這會有兩個問題:
  1. 目前netbook慢慢的向notebook靠攏,其實我覺得這樣的前景其實不大好,因為慢慢使用者會裝回正常的desktop版本,沒有太大的需求使用這種特異版本
  2. 其次,改變最多的是桌面環境的操作方式,在應用程式方面跟核心的調整方面很缺乏,未來如果要使用到電力有限的移動裝置上面,有相當的限制
Android在這部分就顯得比較好一些,畢竟是一開始就鎖定mobile device上,另外應用程式大多也重新開發過,並非直接移植linux上面的
或許,因為考量到使用者體驗的問題,remix跟moblin才沿用之前的應用程式,讓使用者有一致的使用方式,而google本身只要儘量的複製他雲端模式就可以了
其實講到Mobile device的話,就另外有三個可以提到版本,一個是nokia的synbian跟M$的win mobile,還有apple iphone。這三者的特色就是作業系統的部分幾乎都不開放。
Nokia的版本本身效能相當好,不過似乎開發上面很不容易,外加好像有其他的因素,並沒有很多開發者投入,變得比較封閉
win mobile就不用說了,要不是他跟OS有相當強的相容性,不然早就被市場淘汰了XD(我是這麼認為啦),穩定性相當差,也不知道是手機開發廠商的問題,還是他作業系統的問題,似乎6.x版本跟過去的win 95一樣,幾乎隨時隨地可以當機
iphone是另外一個很特異的版本,本身吸引了相當多的開發者,也努力的往這方面經營,使用者不用怕手機變成孤兒
其實這些版本,如果在手機上來說,remix跟moblin似乎沒有參與的意願,而win mobile的吸引力最差,也就是他本身除了作業系統的綁定跟後面有個有錢的公司在支持外,應該沒啥競爭力。
可是另外兩者也不是沒有問題,比方說andorid目前相當青澀,開發太快,有些開發者跟使用者不知所措,比方HTC某修更新就來不及,然後跳票了。Nokia也是頗為分歧,有4.0, 6.0等等版本,開發者並不如有些平台來的多。iphone似乎是最穩定的,不過他價格昂貴,在市場上是有所區隔的,如果說要普及到大眾上應該有點小問題。

最後想說的,未來在發展這類行動裝置上面的平台的時候,似乎應該考量到操作方式以及產品特色。例如大多的操作方式是幾個應用程式,比較少使用者會想異想天開的在上面執行一些科學計算或者統計吧(雲端的另外說,因為他本身計算不在該機器上);另外就是使用者的輸入方式,有些設備是使用拇指,並不具備鍵盤,應該想辦法讓這樣的操作可以順利,但是有不免需要輸入,比方回一些訊息或者email,要如何讓使用者可以簡易的回答。應用程式慢慢的也應該想辦法朝著省電同時又達到相當效能的方式設計,這部分可能要同時由作業系統核心跟應用程式整合的方式開發

2010年5月27日

在同一台電腦上跑上兩套以上的作業系統給兩個人用

基本上的概念就是這樣,現在一堆多核心的電腦,我心中默默的在想是否可能兩人以上合理的使用這些資源,於是開始爬文
最直接的有人建議使用同一OS,但是不同輸出,適用於一般使用者
接著我想可不可能裝不同的OS?然後雙核心、雙顯示卡、雙網路輸出?反正啥幾乎都成雙XD,只有cpu、記憶體、硬碟(或許考慮做RAID)共用 ?
看到網路上有VMWare ESXi這東西,是半虛擬化的技術,而且是免費的XD
http://www.vixual.net/blog/archives/543
http://hugolin888.blogspot.com/2010/01/vmware-esxi-4-server.html
http://blog.csyl.twgg.org/2009/04/pcvmware-esxi-server.html
http://applepig.idv.tw/archives/919
http://ob2d.yljh.tpc.edu.tw/~mis/wordpress/?p=117
http://ob2d.yljh.tpc.edu.tw/~mis/wordpress/?p=119

爬了一堆文章結論是,可以跑上兩個OS以上沒問題,可是......雙輸出呢?兩個人同用一台電腦時候輸出怎麼分配?

2010年5月26日

flash的中文問題

這個問題已經鬼打牆很久了,終於adobe公司應該把他解決掉了,不要再去改啥fontconfig之類的,可見這個問題本身應該是adobe公司自己程式設計有點小問題,如果在M$應該早就被罵到翻掉,早就修改好了,偏偏在linux搞個兩三年(迷之音:現在沒問題,說不定以後bug還會回來)

參考

網址
http://labs.adobe.com/downloads/flashplayer10.html
載 點
http://download.macromedia.com/pub/labs/flashplayer10/flashplayer10_1_rc6_linux_052510.tar.gz
使用root
然後把libflashplayer.so覆蓋到/usr/lib/flashplugin-installer/
搞定

2010年5月25日

google退出中國大陸

因為政策跟理念的關係,google退出了中國大陸,看似沒啥,反正就是google的一些service在china那邊不能用,可是其實後續效應應該會繼續發酵
啥後續效應,我要說的不是啥民主、共產之類的東西,不然還真的冷飯熱炒哩!我要說的是很多google未來開發的東西會不能用
目前最明顯的應該是android吧,我想一些google的雲端應用應該會不能用,目前應該一般開發廠商還可以弄個百度之類的補上去,可是不保證哪一天如果說google硬把android綁上google自己的雲端(會不會被告反拖拉司法阿XD不過如果我是google會想被告ㄝ,看看M$被告了反而賺到市場XD),那個時候不就等同china不用開發android或者要開發自己的android(google會開發china版的android嗎?不知道)
所以說,未來google所開發的一堆雲端應用的硬體可能會在china產生相當多的問題,google退出中國大陸可能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結束的
P.S.以上是我自行想像的,不知道有任何在大陸的朋友使用android系統並且使用google services的人可以提供心得

gnome 3

gnome 3在操作方面有打算作相當程度的改善,這點是值得肯定,但是當然也會引發爭議,人們畢竟是抗拒改變(當然改變未必全然都是好事)

先看一下gnome shell(gnome 3很重要的一部份)的示範吧

設計上有個理念是希望專注力不會被奪走,因為許多工作都是在切換上面進行,gnome shell就保持你隨時可以看到工作視窗
我的懷疑是,有時候這樣的方式反而對人們造成困擾,因為一堆放大、縮小效果

再來看個例子

GNOME 3 from TualatriX on Vimeo.
這東西不錯,很適合在netbook上實現,畢竟netbook有限空間上,如何切換程式跟操作應該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只是desktop,那麼大的caption bar還真礙眼XD我想gnome應該會設計成可以切換的吧

將pdf轉換成png檔案

兩個簡單步驟
  1. 先安裝imagemagick
  2. 使用convert xxx.pdf xxx.png指令
這樣就會幫你把pdf的每一頁轉換成一個對應的png檔案,所以建議在轉換的時候最好建立一個臨時的目錄,免得一下子一堆png檔案塞滿了目前的目錄,當然也可以轉換成jpg檔案,只要把png換成jpg就可以了

我看compiz與操作

compiz除了炫之外,難道就沒有別的東西了,其實是有的,只是一般的使用者並不會去使用吧!?
說真的compiz一些效果真的還挺無聊的,除了炫耀出他的能力之外,應該沒用價值,比方說可以放火Orz

compiz有何用呢?比方說半透明的效果,可以讓使用者透過底下的視窗來參考,比方說你一邊在繪製圖形,下面是參考資料的視窗;或者一邊在寫程式,下面那一個視窗是參考文件(不過都是程式碼的話可能會搞得畫面太凌亂XD)

其實操作的實用目的與方式有關,跟程式比較沒有關係。以上面的例子來說,以前gnome就可以透過拷貝目前視窗的方形下面的部份當作背景來達到半透明效果,比方說瀏覽器下面有個檔案總管,要有透明的效果就是先跟gnome desktop取得下面檔案總管的影像,然後貼在瀏覽器當背景,弄出半透明效果

所以compiz可以丟掉?當然不是這樣說,因為compiz使用到了一些3D的特性,讓一些操作的效果可以更容易實現,比方剛剛說得半透明,再過如果要移動視窗,那種取得底部視窗影像的運算就要執行好多次,這樣很慢,因為compiz本身支援3D(也比較需要硬體才可以運作的很好),直接透過Z軸取得影像就可以了,半透明也是天生得,這樣效能會好很多

所以一個好的操作可以提昇工作效能可是卻跟使用何種套件無關,本身是操作或者特性所帶來的好處,可是要體現這樣的特性卻需要一個好的軟體,比方compiz,可以說compiz是某種操作的實現集合

 ========================
另外可以參考一下win7,如果有用過的人的話,應該會看到有一種方式是,xp開始就會把相似的工作群組化,可是群組化後蠻妨礙瀏覽的,比方說你開了3個word,不群組化你還可以看的到檔案名稱,很快的可以找到該word,一旦群組化,你在切換文件中就要兩個以上的步驟(先點選,再看檔案名稱,再點選)。win7進步了,使用者移動到該群組的時候,他會顯示縮小的三個word視窗,使用者就可以很容易的點選到該word檔案。
所以說不是只有linux在進步,M$也同樣在努力中,或許linux也可以學習這種方式,當然mac是很多OS都可以借鏡的地方

ubuntu blog

在網路上搜尋一下別人的blog,找到了底下的排名,怕忘記直接複製一份過來,來源

2010年5月24日

firefox在linux很慢?

我不是第一個有這個感覺的人,當然這個問題也是已經發生很久了,會重新再把這個問題挖來看看主要是外國友人說,chrome在linux底下的使用個數已經超越firefox了,還有就是本身在使用比較慢的機器的時候,firefox真的讓我有感覺的慢
可是我本身真的不喜歡chrome的plug-in,尤其是ad block的部分,我真的覺得好爛阿!在網路上爬文的結果好像有許多原因造成firefox的問題,有:
  • X11的關係:解法是建議使用share的套件
  • flash的關係:看來只有換一些類似open source的flash player或者把flash關閉XD
  • 一些設定的關係,有人建議以下方式
  • network.http.pipelining=true
    network.http.pipelining.maxrequests=8 or 10
    network.http.proxy.pipelining=true
    network.dns.disableIPv6=true
  • 啟動慢可能是sqlite的問題
以上的資料有些可能有點舊了,可是可以看出來就是firefox在linux上的效能問題比M$上還要多(雖然或許可以說比Mac好,Mac版本的firefox總是慢了許久才推出),改天來試驗看看有無加速方式,不然可能真的要想辦法找替代方案了~>,<~
真的為何firefox在linux底下變成這樣,似乎還沒有一個終極的答案,另外一個比較乾脆的答案好像就真的是換個瀏覽器XD

2010年5月23日

Linux的環境

這裡所指的環境是現實社會的環境,我不禁開始思考linux處的環境是如何

Linux在亞洲的發展
我覺得似乎發展Linux比較完善的國家好像是在歐洲跟新興國家,在亞洲大多數將Linux還是定位在OS上面,而在一些其他的地方開始把他當作solution,會嘗試開發其他的應用,比方說遙控機械等等,感覺就是已經開始走入社會。
在亞洲大多還是M$為基礎的地方,常常見到路上LCD/LED看板壞了,顯示的錯誤訊息也是M$的,這樣的感覺社會商業的應用似乎主要還是M$。

Linux可能桌面發展
Linux真的不會太缺乏啥軟體,要說瀏覽器也都有,聽聽mp3也不是問題,辦公軟體也有OOo.org 。那到底差異在哪裡?關鍵的殺手程式?還是人心的選擇?
殺手程式應該不會是主要的問題吧!?我想在M$底下會購買類似Matlab軟體的人在Linux底下也應該會購買吧(當然Linux底下有Octave,但是功能完整性比不上Matlab),也就是掏錢的還是會掏錢。
軟體廠商較不願意投入Linux的軟體開發,是因為Linux下開發軟體比較困難嗎?還是Linux的使用者比較不願意購買軟體?還是Linux軟體比較難賺錢?即使大如google,有好些軟體也是先開發windows版本再來移植到Linux底下,它的考量是?
我想吸引更多的軟體廠商進入Linux是一個必要的選項,因為單一作業系統並不會因自己而完整,必須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推薦一個gnome icons

http://gnome-look.org/content/show.php/Kamel+icons?content=59006

ubuntu的進步

ubuntu討論區新的版本再硬體的問題感覺有變少的趨勢,這表示ubuntu已經漸漸地開始成熟,再也不是七八年前,每每硬體驅動程式找不到的狀況
其實M$再同一時間也有大幅度的進步,比方說權限管理愈來愈完整,程式碼的安全性變好了,系統的效能也有相當的進展
=========================
每每談到這兩者的時候,在很多專門的M$論壇或者inux的論壇往往會因為這兩者挑起口水戰,M$的用結果論來否定Linux的好處,Linux用排他性跟一些其他的特點來排斥M$。
其實我認為兩者各有各的好處,同時也都在進步當中,比方以前M$的不穩定跟不安全已經開始大幅度改善,Linux在GUI方面也已經大幅度的慢慢跟上M$。兩者角力愈來愈明顯,這是不分彼此的,Linux感覺在侵蝕M$的桌上型系統,M$拼命想要在Server上扮演有一席之地。
不過不要因此就否定了對方,兩者應該是競爭的對手,不是敵人,就好像奧運比賽一般,是君子之爭。雖然我想大概有人會舉出許多事件來攻訐對方,比方說M$曾經抄襲過Open Source的code,Linux在SSH package曾經code使用亂數的方式出包,但是兩者應該都是瑕不掩瑜的。兩邊應該試著去欣賞對方的優點,然後朝著改善本身前進吧。

2010年5月19日

清理系統

大致上就是兩個套件吧,一個是localepurge跟gtkorphan
安裝localepurge之後跟著執行他,或者他安裝完畢的時候就會問你(我忘了orz)
然後要選擇必要的locale,在以後安裝其他套件的時候就可以自動宜除一些不必要的安裝locale files

另外一個就是gtkoprhan,其實我在8.04升級10.04的時候使用,結果發現好像沒太大效果XD
本身太懶惰去判斷啥package有用啥沒用,其實gtkorphan也只有跟你保證找出沒有相依性關係的套件
但這套件不致保證沒用喔,所以移除不表示不會出問題,要自己判斷,比方說我就把一些cpus的檔案移除了XD
至少我確定我用不到cpus來列印,我只是做一些單純的server,所以可以這樣做,事出空間50MB,好少Orz
升級到10.04之後,整體檔案空間大約多花了1.xG吧,想不到胖那麼多,目前是6.7G左右

當我不用google search我才真正開始使用google search

我覺得只用google search似乎是一種"病",因為不會使用google search所以剝奪我自己很多東西,最重要的就是思考能力
當知道我想要搜尋啥東西的時候,才真正的去使用google search,或者說在沒辦法不使用google search才去使用google search會更好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常常需要訂鐵路車票,應該就是把鐵路網站加入到自己的最愛,不是每次遇到問題就是把關鍵字打到google search上面,然後再連到該網站,這樣只有更慢
google search就如同google本身提供的功能一樣,只有tag,可是tag是人類的思考方式嗎?這是一種良好的思考模式嗎?答案是否定的,我相信這是一種良好的搜尋模式。人們一般更能接受的可能是樹狀模式,甚至圖形模式。
所以如果習慣了google search提供的tag模式僵化了本身的思考能力是很危險的。只有鐵鎚的時候會看到啥東西都想要用鐵鎚敲下去,但是事實上會有其他好用的工具。其他工具的功能並不否認本身鐵鎚是一種強力的工具。如何善用工具達成目標才是上上之策

所以我說:當我不用google search我才真正開始使用google search

我看雲端計算

 一般人好像認為只要把東西弄到雲端計算上,金錢就會跟水一樣自動流出來。硬體廠商希望弄些硬體支援雲端,軟體廠商想把軟體放到雲端上。但這樣做真的會獲利嗎?雲端技術解決了哪些問題?現在已經有的東西再放到雲端上本質上有何差異?這樣的差異真的可以獲利嗎?

別在啥東西都雲端了,老實說雲端不過是另外一種類似平行處理或者叢集運算的商業名詞,當然雲端計算跟兩者有很大的差異,不過也有許多技術面的重疊,但是以上都不是重點

雲端計算肯定有相當的好處,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定必要雲端的需求,再者雲端想要獲利跟以前網路泡沫化的時候的B2B or B2C面對的問題是一樣,重點都不是在技術方面,而是在經營面/服務面

google、amazon都是雲端的佼佼者,但是兩者獲利方式是因為有先進的技術面嗎?我想答案不是的,即使google搜尋技術再好,沒有google廣告那他獲利恐怕很困難,以及免費使用吸引使用者購買加值服務等等方式,這些才是真正google可以獲利的關鍵

回頭觀察雲端所提供的特色,或許可以找到一些可能獲利的方向,而非單純的建構雲端或者把應用程式放到雲端上,雲端計算有以下特色:
  • 擴充性
  • 龐大的儲存空間
  • 大量的計算能力
瞭解這三者之後就可以理解到,其實雲端提供的是平台,那如何在上面實現一些服務,並且讓這項服務產生價值才是重點。雲端計算的特性並不能提供任何的利益,真正需要的是讓服務放到雲端上並且產生價值的思維才是獲利的關鍵。

難道Office軟體放到雲端可以排版的比目前Office上的還要漂亮?雲端上的Office速度比較快?我想答案都是否定的,不然google docs早就超越M$ Office了。再談到雲端防毒,老實說,我倒是覺得這東西還頗沒有用處,仔細想想,防毒真的需要龐大的運算嗎?我要上傳一個大型的檔案到遠端防毒中心要花多少時間?資料安全性會不會出問題?如果要做這樣的防毒軟體,不如做真正的防毒硬體/防入侵來的實際

雲端目前還缺乏一項關鍵的部分,就是網路,目前網路並不完全適合雲端的發展,比方說想要利用雲端龐大的3D運算能力讓使用者可以不必買網卡,在計算方面可以達成,很可惜在網路頻寬在很多國家並不支援即時傳輸所需。在日本、韓國、美國等等國家可能可以,可是很多地方還不行

硬體廠商如果想要變成提供雲端硬體的廠商,我想在技術方面以後可能必須要跟google做殺價競爭,再者必須要解決頻寬的問題,這將會是一片紅海

至於服務提供方面,我覺得倒是頗有機會可以切入,雖然google已經取得大量一般使用者的應用需求,但是商業使用以及科學計算似乎大有可為

gnuplot 筆記

plot繪圖指令
  • 使用lw表示linewidth
  • pt表示point type
  • ps表示point size
  • title表示資料線的名稱,縮寫是ti
plot 'data.txt' title 'data line name' pt 5 lw 2 ps 2
其實發現,gnuplot引用了大量的縮寫,有時候還真的讓人摸不著頭緒,比方說u表示using

2010年5月18日

gnuplot 圖形輸出小技巧

這個可能只會發生在M$上?
一般使用類似如
set term png
export 'file_name.png'
replot
這樣的指令,結果往往一時之間在檔案總管會無法出現圖形,必須要關閉winplot才可以,我也不知道是啥回事,不過只要在切換回term win再重新replot之後就可以馬上得到圖形

另外有個類似origin的工具叫做qtiplot,在linux底下限制是不能使用python script,M$底下限制比較多,所以linux的qtplot是個不錯的選擇,底下是人家做的文件檔案
http://science.openfoundry.org/qtiplot.html

野人獻曝-一般人對權限系統想法

Q.單一人系統需要權限系統嗎?
A.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權限系統可以避免許多麻煩,舉例來說
以ls為例子好了,一般人只要讀取跟執行權限就可了,根本沒有啥修改的必要性,給予他修改的必要性是多餘的,但有例外喔,如果系統更新需要用新的版本,這 時候必須要有寫入權限,可以刪除他或者覆蓋他,所以才會有root rwx, user r-x。如果權限不管制,病毒、木馬等等隨便都可以改寫ls,改成把你ls的東西從網路送一份副本出去,那何其危險!!

Q.系統只要有group, user, owner的read, write, execute三種就可以了?啥是S之類的阿
A.詳細狀況請參考鳥哥的網站。舉例說明
如passwd可以修改密碼,可是一般使用者並不允許修改其他人的密碼,再者,儲存密碼的檔案是屬於root的權限,並不能開放給一般人存取。在這種特殊的狀況下必須要有特殊的權限

Q.有個叫做SELinux的權限管理系統,好像比較強,那舊的可以丟掉了?
A.基本上是不衝突的,本身SELinux有好有壞,SELinux比過去的權限管理系統可以做出更細緻的權限管理動作,比方說某個使用者A可以將檔案讀取權限開放給使用者B, C,其他人不許讀取,且B,C不需要是同一群組的人。但是這樣也變成了權限的開放更加的複雜,可能造成其他的問題,也提高的管理的難度。過去幾乎可以視為所有權限由root管理,是集中式的,可是SELinux比較像是樹狀管理,並且樹枝可以互相授權,所以狀況複雜許多

2010年5月17日

gnuplot - point type

有時候覺得gnuplot自動帶的point形狀不怎樣高明,這時候自己指定pt變成了重要的工作了,怎知道那個pt代表那個符號,下面是一張以前從日本某個網站上面抓來的圖片,列出了簡單的pt列表
這裡提供一個繪圖的建議,如果要比較兩三組資料的時候,可以分別使用空心跟實心的技巧,比方說第一組跟第二組分別使用三角形空心跟三角形實心,但是如果資料很接近的話,建議還是使用不同的符號把他們分開

gnuplot

來自http://gtchen.pixnet.net/blog/trackback/f96316f306/5873441
=================
(20090611更新)
Gnuplot homepage:
http://www.gnuplot.info/
download: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howfiles.php?group_id=2055
同 時也有使用手冊(英文)可以下載
主程式的壓縮檔中有一些教學文件檔

2010年5月15日

Octave part II

話說~很久之前寫過有關octave的文章之後,就再也沒有去深入研究他了:P
最近又心血來潮,打算來看一下,想說看一下如何繪製簡單的圖形好了,一看之下,中文文件少得可憐阿(或許是我找錯方法),只有看到說~他的功能是利用gnuplot達成,可是總不會叫我把運算後的資料寫出來再回到console底下用gnuplot畫圖吧~囧

真的太阿呆了,人家說相容於matlab,那就直接拿matlab的另來用就好
x=linspace(0,2*pi);
y=cos(x);
plot(x,y);
以上就可以畫出一個cos function的波形

這裡還有一些相關資訊的資料
http://www.obihiro.ac.jp/~suzukim/masuda/octave/html3/octave_90.html

2010年5月6日

免費CSS樣版網站

http://www.freecsstemplates.org/

2010年5月1日

Ubuntu 10.04 LTS試用

根據論壇上的說法,很多人說開機變快了,其實在我老舊的X31上面的反應反而是更慢了,大概主要用到大量讀取IO的部份,只看到硬碟燈一直閃爍,開機沒有變快感覺,反而是慢了(因為X31上面用的是5400 rpm的IDE HD),不過開啟Firefox反而是有感覺快一點了

另外是很多人部習慣的大概是最大化、最小化的按鈕被放到左邊去吧(我從beta開始玩,不知道release改回來沒有),如果沒有那還是可以透過gconf editor來修改
  • 執行指令gconf-edit
  • 尋找到/apps/metacity/general/button_layout
  • 把key value為 menu:minimize,maximize,close
這樣就可以了,其實網路上一堆人反應也不是很喜歡這個模仿apple的舉動阿

另外有一台server的VM由8.04升級到10.04,目前正常運作中,當年懶惰直接由desktop版本拿來架設server,已經不大想異動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