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

endnote輸出bib

很多人在M$底下是用endnote的,原因不外乎因為學校有買,既然買了word,然後又要寫論文,有些學校就好心的連endnote都順便買了,這時候想要由endnote轉到latex,需要改用bib,好像endote又不能直接輸出,就只能夠輸出啥xml、txt、html,這些怪怪的格式。我猜是endnote不想要人家換平台的好戲,其實還是可以,底下是幾個簡單的步驟
  1. 打開 Endnote X4,從菜單欄裡選取 Edit -> Output Styles -> Open Style Manager
  2. 找到並勾選第一步中的 BibTeX_Export,關閉該窗口
  3. 從菜單欄中 Edit ->Output Styles 選剛增加的 BibTeX_Export
  4. 編輯條目:雙擊需要引用的參考資料,在 Label 一欄裡填一個唯一標識符, 如 danny11
最後一個步驟可以在jabref裡面完成,如果從bib轉入endnote有unique ID,可是轉出的時候會消失,你說endnote是不是"很好笑"

2011年12月26日

Fedora安裝中文字型

如果有何法的取得mac字型,很多是otf檔案,所以先把他們複製到/usr/share/fonts底下建立的一個新目錄,比方說mac_fonts
然後在該目錄執行
mkfontscale
mkfontdir
fc-cache -fv
這樣再用gnome-shell去更新字型就可以了

latex初體驗--數學符號排版

\int_{from}{to}f(x)這個大家都知道是積分符號,但是起始跟結束值是放在拉長的S字母的兩旁,有時候我們偏好在S字母的上下,就補上\int\limits_{from}{to}f(x)
 \begin{eqnarray} \end{eqnarray}是用來取代\begin{equation}的,所以不要把他放在equation命令內,這個命令會把每一行方程式編號
所以如果只是想把單一方程式切開然後對齊,可以使用\begin{aligned},但是請放在\begin{equation}之內

2011年12月25日

latex初體驗--argmin

其實本身amsmath有提供min跟max兩個公式,也可以用底線帶入參數,但是沒有argmin這個字,所以必須用做的
\newcommand{\argmin}{\operatornamewithlimits{arg\ min}}
\argmin_{x}f(x)=x^2
類似這樣的用法
我本身可能比較喜歡下面的用法
\textrm{arg}min_{x}f(x)=x^2
這樣看起來x會在min下面,如果是第一種用法則x會在argmin的下面中間的位置

latex初體驗--邊界與圖形

很多時候論文有頁數限制,一方面研究人員會被限制在特定的頁數內寫完,如果超出太多就是自己的問題,不是份量太多就是內容重複太多,如果只有超出一點點,那麼就是使用調整邊界的方式
\usepackage[margin=2cm]{geometry}
\usepackage[top=20mm, bottom=20mm, left=13mm, right=13mm]{geometry}

補上一個有用連結
http://en.wikibooks.org/wiki/LaTeX/Page_Layout

這個package可讓我們簡單的調整邊界 另外就是圖形最好使用images目錄,然後在figure內使用相對路徑,這樣才不會使得tex目錄內看起來太凌亂 ,如
\begin{figure}[ht]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scale=0.8]{./images/density}
 \caption{Density}
 \label{fig:density}
 \end{figure}

另外之前提到的eps檔案的問題可以使用另外一個package來處理
\usepackage{epstopdf}
這個package會自動將eps轉為pdf檔案,就可直接使用pdflatex compiler來處理tex文件

一個進階的latex語法,蠻有幫助的,如果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寫法,或許可以考慮這個
http://en.wikibooks.org/wiki/LaTeX/Advanced_Topics

2011年12月21日

latex初體驗--footnote and margin

這裡提到兩個寫論文常常需要用到的元件,就是footnote跟margin。
footnote常常用來感謝國科會或者某個單位的贊助,當然另外有一種acknowledgement放在論文的尾端,但是會議論文一般沒有那麼多空間可以讓你放(如果論文內容不夠,可以用),比較頭痛的是footnote會有編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想要有編號
\renewcommand{\thefootnote}{}
\footnote{*Acknowledgment: thanks some orgs}
另外有時候論文長了一點點,我們希望把他擠進去的時候就可以用調整margin的方式,因為大多接受pdf,所以偷偷調整一點點也看不出來XD
\marginsize{3cm}{2cm}{1cm}{1cm}
當然單位可以自行調整,每種排版的單位都不大一樣,有些方式
http://faculty.uoit.ca/bohun/latex/margins.html
以上這些東西大概可以寫一篇論文沒有問題了,另外一個大課題是數學的排版,這個以後慢慢說,另外有些排版的方式也是慢慢的會遇到,好處是,全球有不少用latex寫論文的人,所以大致上都可以到解決辦法

latex初體驗--Bibliography參考文獻

寫論文就需要使用到bibtex,管理這東西真的沒有適當的工具會累死人,先使用jabref到你需要的資料庫把所需的bibtex拿到手,至於格式大多數的知名網站都會有提供,不管是IEEE or ACM,醫學院的就更不用說了,搞不好整個抓下來都可以(好羨慕醫學的資料庫整理的那麼好)

jabref本身就是.bib的格式,所以只要引入論文就可以了,不必額外自己在論文裡面打不過在編譯上面就稍微比較麻煩一點,需要用bitex先將tex編譯過(會將bib檔案轉成bbl檔案),然後在用latex把bitex與你本文連結起來,最後在由dvi產生pdf,這有個好處是,如果你沒有用到的參考並不會進入你的reference list,直接看範例

\documentclass[conference]{IEEEtran}
%\documentclass[a4paper,10pt]{scrartcl}

\usepackage[utf8x]{inputenc}
\usepackage{graphicx}
\usepackage{amsmath}

\title{This is my paper title}
\author{crazyduke}
\date{}

\pdfinfo{%
  /Title    ()
  /Author   ()
  /Creator  ()
  /Producer ()
  /Subject  ()
  /Keywords ()
}

\begin{document}

\maketitle
\begin{abstract}
First paper cited\cite{Arshad2006}. Hellow World!! This is context!! Is the line is long enough to show the effect.

Second paragraph. 
\end{abstract}
\section{Introduction}
\label{sec:introduction}
This is the start of introduction.$x + 2y = 3$

\begin{table}[h]
  \centering         %居中編排
  \caption{Test Table}
  \begin{tabular}[c]{|c|c|c|}
  \hline
  column1 & column2 & column3 \\
  \hline
  item1   & item2   & item3 \\
  \hline
  itemA   & itemB   & itemC \\
  \hline
  \end{tabular}

\end{table}

\bibliographystyle{plain}
\bibliography{test.bib}
\end{document}
照理說不應該在abstract裡面放上citation,不過只是個demo就不計較了。這邊看到的是引用論文使用\cite{Arshad2006}在IEEE大概就是作者名稱加上年代,還算好理解,後面把參考列入的就是使用
\bibliographystyle{plain}
\bibliography{test.bib}
 
格式有
  • unsrt – 基本上跟 plain 類型一樣, 除了參考文獻的條目的編號是按照引用的順序, 而不是按照作者的字母順序.
  • alpha – 類似於 plain 類型, 當參考文獻的條目的編號基於作者名字和出版年份的順序.
  • abbrv – 縮寫格式 .
 
第一個指定排版的格式,第二個則是檔案名稱,也就是由jabref產生的檔案 ,這裡不是
\begin{thebibliography}{KDE}  % 參考文獻中印出的編號最寬為三個字母寬
\bibitem{KDEt} Knuth, D.E., \textit{The \TeX{}book},
Reading,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1989.
\bibitem[KDE]{KDEm} Knuth, D.E., \textit{The \MF{}book},
Reading,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1986.
 ...
\end{thebibliography}
這種方式 
另外補充,如果是用中文的話,必須把reference寫成中文翻譯名稱,尤其是好些碩士論文需要用到的
\renewcommand\refname{參~考~資~料}  % article 類別文稿
\renewcommand\bibname{參~考~文~獻}  % report/book 類別文稿 
 
在李果正的文章內提到: 
  1. 有參照的文稿一定要編譯兩次才能正常顯示。
  2. 能編號的章節、圖表、列舉項目、數學式、定理才能參照,雖然他們不一定要編號。
  3. 圖表的參照 \label 一定要在 \caption 之後,不能在前。
 

2011年12月20日

latex初體驗--圖形

latex可以接受好幾種圖形,可是大概就只有一兩種最廣泛接受,那就是eps跟pdf,應該是發展背景的關係,latex可以接受eps,可是pdflatex卻不能接受,如果在pdflatex使用eps必須先轉成pdf才可以插入

所以建議用可以產生這兩種圖形格式的程式去產生圖形,比方說我之前介紹的gnuplot就可以產生eps,然後產生出來還是有些問題orz,如果你有足夠的空間,比方說是單行格式的論文,大致上還可以直接插入,如果說是two-columns的模式,那gnuplot產生的eps可能會有些麻煩,還好網路上有人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也提出了解決方案,epscrop,可以幫你把多餘的eps空白裁切掉,這樣放入之後就比較不會有問題了


\documentclass[conference]{IEEEtran}
%\documentclass[a4paper,10pt]{scrartcl}

\usepackage[utf8x]{inputenc}
\usepackage{graphicx}
\usepackage{amsmath}

\title{This is my paper title}
\author{crazyduke}
\date{}

\pdfinfo{%
  /Title    ()
  /Author   ()
  /Creator  ()
  /Producer ()
  /Subject  ()
  /Keywords ()
}

\begin{document}
\maketitle
\begin{abstract}
First paragraph. Hellow World!! This is context!! Is the line is long enough to show the effect.

Second paragraph. 
\end{abstract}
\section{Introduction}
This is the start of introduction.$x + 2y = 3$

\begin{table}[h]
  \centering         %居中編排
  \caption{Test Table}
  \begin{tabular}[c]{|c|c|c|}
  \hline
  column1 & column2 & column3 \\
  \hline
  item1   & item2   & item3 \\
  \hline
  itemA   & itemB   & itemC \\
  \hline
  \end{tabular}

\end{table}

According to \eqref{eq:sum1}, we have the results
\begin{equation}
\label{eq:sum1}
    \sum_{i=1}^{n}{n^2-3n+4} = f(n)
\end{equation}
As show in the Fig. (\ref{fig:roc}), our algorithm is out performance than the old one.
\begin{figure}[h]                       % 進入浮動環境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scale=0.9]{croc2}
\caption{ROC cure}           % 圖號會自動編號
\label{fig:roc}
\end{figure}
Most likely you are using pdflatex what makes sense when using TeXworks - but eps is not directly supported.- but eps is not directly supported. 


\end{document}

這裡可以看到我多引用了兩個packages,一個是amsmath一個是graphicx,前者是數學的packages,是因為我修改了數學裡面reference,在交互參照的部份,使用了\eqref{eq:sum1}這樣的字句,這個的好處是會自動幫忙加上左右括弧,至於裡面key的部份多了eq是為了清楚表示這是公式,也可以看到圖形就用了\ref{fig:roc} 。
圖形跟table有點像,就是要使用\begin{figure},然後\caption之後才可以接\label,圖片引入主要用\includegraphics後面接了一個[參數]跟一個{檔案名稱},要調整主要考量就是圖形的清楚程度跟美觀,縮小一點比較不會讓空間看起來那麼擁擠,可是文字會小一點

在交互參照的部份還有\refpage,這個方式會顯示出頁數,其實大多的時候用不大到,除非是寫書,不然即使編輯碩博士學位論文還是感覺不是很實用。另外\section{Introduction}後面可以接 \label{sec:introduction},這樣可以用來參考某一段落,這也是一個很方便的用法

latex初體驗--數學、圖表、交互參照

雖然說是初體驗,其實根本不是,如果你是要寫份IEEE的論文,這會有參考價值,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latex,那或許不是很適合你,因為這裡我要提的一些寫論文需要的元件,不是教導如何安裝使用latex。另外論文大致上還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到學校的,一種是投到國際期刊的,差別在於的學位論文大致上會需要用到一些目錄結構,可是國際期刊基本上不需要,因為對方會自行處理。我這裡討論的比較偏向國際期刊的部份

不管你是不是要寫論文,或者是要利用latex來寫一些文章,李果正的文章都是很好的參考,請自行網路搜尋

首先到IEEE抓像樣版的檔案,他會有一些關於latex格式的設定,那個壓所檔案裡面會有.cls或者.sty檔案,這是一個樣板格式跟巨集(macro)的檔案,要放到你tex檔案所在目錄底下,到時候在\documentclass內直接使用就可以了
底下先介紹兩個要素,表格跟公式


\documentclass[conference]{IEEEtran}
%\documentclass[a4paper,10pt]{scrartcl}

\usepackage[utf8x]{inputenc}

\title{This is my paper title}
\author{crazyduke}
\date{}

\pdfinfo{%
  /Title    ()
  /Author   ()
  /Creator  ()
  /Producer ()
  /Subject  ()
  /Keywords ()
}

\begin{document}
\maketitle
\begin{abstract}
First paragraph. Hellow World!! This is context!! Is the line is long enough to show the effect.

Second paragraph. 
\end{abstract}
\section{Introduction}
This is the start of introduction.$x + 2y = 3$

\begin{table}[h]
  \centering         %居中編排
  \caption{Test Table}
  \begin{tabular}[c]{|c|c|c|}
  \hline
  column1 & column2 & column3 \\
  \hline
  item1   & item2   & item3 \\
  \hline
  itemA   & itemB   & itemC \\
  \hline
  \end{tabular}

\end{table}

According to (\ref{sum1}), we have the results
\begin{equation}
\label{sum1}
    \sum_{i=1}^{n}{n^2-3n+4} = f(n)
\end{equation}


\end{document}

這裡很明顯可以看到表格使用table跟tabular,參考李先生的chapter 8,其中table後面有幾種,此處用h表示接在文章後面可以看到他會直接被插入文章中間,如果選擇t(top)或b(bottom)則會在一頁的頂部或者底部,這點在製作大型表格為了美觀跟排版是很重要的;另外caption表示表格的文字,會至於表格上方,table後面則是對齊的方式,一般應該是置中對齊。
表格(tabular)基本上是以列(row)優先,列與列之間以\\作為分隔符號,每列的行使用&符號分開,列之間劃線設定在\hline,行之間的是設定在tabular後面的大括弧的參數中。

接著看到方程式,其實方程是有很多可以講的部份,現在先著重在cross reference的部份,其實這部份連bibtex也是用的到(bibtex建議使用jabref),\begin{equation}可以建立方程式,且會自動編號,如果用\begin{equation *}就不會,那如何使用參照呢,就要設定一個\label{key},其中key是在文章內不能重複的唯一值,這樣就可以用\ref{key}這個方式參考了,要注意的是label最好放在\begin{equation}之間\end{equation},然後\ref{key}只有號碼,所以自己加上左右括弧

其實弄了許久之後,你會發現,好像用latex寫論文比用word/writer之類的還要疲累,花了的精神在弄論文內容之外的東西,我想這不是使用者的錯覺。如果只寫了一篇論文,初學者用word/writer之類比較快,可是如果進入學術界,常常在寫論文,latex應該會比有優勢,主要出在這些工具本身排版能力不如latex強還有一些先天限制,latex的優勢來自前人的努力(latex開發者)跟你用力學習的成果。

舉例很多論文格式不大一定,如果用offce套件,你就要跟排版努力"戰鬥",可是因為大多論文都有latex樣板,表格(table)、公式(equation)等等指令在latex都可以通用,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在不同的期刊論文之間通行。另外office套件自己本身也有問題,使用者往往必須在不同版本之間努力學習界面,出了個新版本往往就要學一種操作,相對來說latex操作幾乎是不變的。

office套件的好處是,你可以所見即所得,我覺得這個很重要,你不用看著一些怪怪的文字,在那邊猜測你數學公式長成怎樣子,你也不用懷疑太多,你到底現在寫了幾頁了。

所以學習latex到底值不值得,我覺得是依照狀況而定,如果只寫一篇碩士論文,我建議還是使用office就好,可是如果你要寫上三五篇以上的論文,應該可以考慮投資latex

Fedora 16使用有感

Fedora似乎在於設定檔上面以及相依行上處理的沒有debian/ubuntu來的好,比方說我之前安裝kile,Fedora並沒有幫我安裝上kate以及kde的pdf viewer,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相依行處理部好的問題。
latex上的數學式子非常的漂亮,可是用純文字書寫還真的非常難看,而且也不直覺:P所以有人發展出了web界面,類似M$的方程式編輯器的網頁版本
http://www.codecogs.com/latex/eqneditor.php

2011年12月19日

Fedora安裝latex

網路上看來的,很簡單就是全裝了texlive套件
yum install texlive*
蠻大的,看到寫著2xxMB,解壓安裝完畢佔據4xxMB,管他的,就給他裝下去
跟著安裝kile,聽說是好用的latex editor,可是我最想要的是那個pdf preview,因為latex是what you get is what you thingk,這點我可不大喜歡XD最好是可以弄的跟網頁一樣,我的意思是可以使用圖形界面,但是同時又可以修改code作微調

 yum install kile kate okular
如果不裝kate ,會產生找不到編輯器的錯誤

如果依照上面方式安裝了kile都可以使用,但是在輸入上面會有些問題,我猜是輸入法的設定部完全,弄我的只好把整個KDE Desktop裝起來orz,然後進入KDE桌面將locale設定為中文之後就沒有問題了
yum groupinstall KDE

其實我覺得如果不是寫論文的話,我想libreoffice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補上有用連結
http://libai.math.ncu.edu.tw/bcc16/7/latex/
http://www.cc.ntu.edu.tw/chinese/epaper/0014/20100920_1404.htm
http://latex.yo2.cn/

2011年12月18日

Fedora的yum指令

如大家所知道的yum指令對於fedora幾乎等同apt對於debian一樣重要
所以這裡要紀錄一下網路上找來的常用yum指令

  • 更新套件
  • yum update
  • 安裝套件
  • yum install
  • 升級套件
  • yum upgrade
  • 移除套件
  • yum remove
  • 清除暫存套件 /var/cache/yum
  • yum clean
  • 列出所有套件
  • yum list
  • 列出可更新套件
  • yum list updates
  • 列出已安裝套件
  • yum list installed
  • 檢查可更新套件名稱
  • yum check-update
  • 列出所有套件資訊
  • yum info
  • 列出可更新套件資訊
  • yum info updates
  • 列出已安裝套件
  • yum info installed
  • 列出已安裝但不在 Yum Repository 套件資訊
  • yum info extras
  • 列出套件提供檔案清單
  • yum provides

2011年12月17日

Fedora相關設定

因為Fedora 16使用了Gnome 3成為預設桌面,其實對大多數的人都序要經過調校才會比較好用,我把一些相關的連結紀錄在這裡,讓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

http://www.openfoundry.org/tw/foss-projects/8551-test-drive-of-fedora-16-os-and-gnome-desktop-environment

http://blog.kidwm.net/232

http://blog.51osos.com/linux/fedora-16-topic/

Fedora與Linux Mint的抉擇

因為Ubuntu 11.10的爛GUI,我開始找尋新的Linux distribution,當然如我之前所說的,有兩個選擇,一個是Linux Mint,一個是Fedora。結果我選擇了Fedora

當然是先從Linux Mint開始再度是用,畢竟以前Debian給我的感覺不錯,所以想要使用Linux Mint,當時會從Debian跳到Ubuntu是因為Debian對於硬體的支援比較不足,還有一些軟體更新比較慢(這也合乎Debian穩重保守的態度)。所以如果可以我會優先選擇Linux Mint,可是我放棄的原因是,Linux Mint的mirror再我地區內並沒有,每次要更新都要花上好久的時間,實在是難以忍受

現在使用的是Fedora,Fedora使用gnome 3.0配上gnome shell感覺還不錯,繼續是使用中,所以再見了Ubuntu,哪天你放棄unity,我在考慮要不要回到ubuntu

P.S. 這裡可能乾脆更名為F遊樂園好了XD

2011年11月25日

Ubuntu落後到第四名

http://www.zdnet.com.tw/news/software/0,2000085678,20152306,00.htm?feed=ZDNet+Taiwan%3A+RSS+-+%C1%60%C4%FD
有先知先覺,有後知後覺,還有不知不覺
不知道ubuntun會是哪一種呢?unity這種爛GUI還要繼續嗎?

2011年11月2日

繼ubuntu正體中文站之後,ubuntu 11.10終於要讓我退出ubuntu這個distribution

很專制,如同ubuntu正體中文站一般,完全不給使用者選擇的權利,所以我決定要把ubuntu退出,投向Mint或者Fedora,反正我是從command line學起,換個套件只是轉換GUI,怎樣應該都比ubuntu的unity還好
ubuntu從之前不准轉換GDM的theme,到最近強迫使用unity介面(裡面不裝別的套件你還不能換字型喔!!)在在顯示ubntu的"專制",哪有一點自由(free/freedom)的味道!!
所以再見了ubuntu!!我以後還是會使用linux,但是他不會是ubuntu

當上帝關上一扇門時,祂必定會另開一扇窗,感謝你ubuntu,你會讓我看到外面更大的世界的

最爛的GUI,ubuntu 11.10

unity是ubuntu最爛、最失敗的作品,在11.10我更完全無法選擇我想要得gnome傳統畫面,開始得求助於google,另外就是一堆不必要得資訊,我現在完全無法找到調整字型的地方,怎麼ubuntu會犯了這樣一個蠢的錯誤呢,要使用者學習新的GUI只為了學習過去已經會得事情,這是以前M$犯下的錯誤,看來歷史告訴我們,人類是一直重複某些錯誤
想升級11.10的人,奉勸一句,只在VM上跑就好,不然你可以轉向KDE或者打算把你學過大多的gnome GUI功夫從新練習一次

對ubuntu 11.10我只想說一句: You suck!

2011年10月25日

升級了Ubuntu 11.10

到現在終於裝了ubuntu 11.10,看到的變化是已經升級了kernel 3.x的核心,之前印象中好像有某些特色是令人興奮的,比方說有針對圖形輸出作一些優化的動作
我感覺到的還有firefox的畫面變好看了,應該是ubuntu 10在引進unity在切換成傳統的畫面介面的時候,圖形驅動程式有些問題
剩下的在體驗有看到再寫上來吧

2011年10月14日

為C語言之父致敬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70228
C語言之父Dennis Ritchie辭世

世界上又痛失一位重要的人物,對於網際網路以及作業系統發展,他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2011年9月27日

firefox 7.0釋放,外加blogger新介面

firefox 7.0 release了,感覺有點變快了,號稱讓記憶體的使用效率更高是這一版本的特色,我想這次firefox幹的真的不錯
瀏覽器曾經跟友人談到,瀏覽器已超出本來該具備的瀏覽功能,以前的HTML也是,漸漸地朝向應用程式開發的路上走,使得很多原本良好的設計變得不合時宜。不管是firefox或者chrome的出現,都刺激了軟體開發者重新開始思考瀏覽器以及網路經驗的設計方式

google的改版是漸進式的,不過有時候也真的讓人無所適從阿,比方說最近google docs的改版讓我損失了一個資料夾的資料,其中有十來個檔案的pdf檔案消失,我找不回來了>.<~
另外最近blogger的版面也更新了,可能是為了更傾向社群網站吧,最重要的是右手邊多了個位置的資訊,另外這樣的設計是否針對目前流行的寬螢幕了?

看到這個就讓我想到一個好玩的地方,美國人不是很重視隱私權嗎?讓這麼多重要的資訊比如說位置、個人姓名、日常生活的圖片放到網路上,明明白白讓人家隨意存取。或許有些人認為只有自己的朋友才知道這些重要的資料,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從大陸或者台灣的"人肉搜尋"就知道大家已經不經意地暴露太多資訊在網路上了

P.S.即使更新到firefox 7.0,我在blogger插入圖片還是會出錯orz,真不知道是firefox的plug-in的錯還是google應用程式有問題

2011年9月18日

firefox與chrome~以及最近的google

或許是因為我裝了一些套件,例如ad block在firefox上面,將一些google的功能擋掉了,或許這是google的陰謀XD他想要讓firefox的使用者轉到chrome上面
不管如何,我的確因為這樣被迫裝了chrome,也開始嘗試在chrome上面使用google的應用程式(目前只限於此)
之前一直不換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google當時plug-in並不完整,即使有相同的plug-in,操作方式往往有差異。第二點就是選字的方式,google選取文字的時候,常常後面不知道為何就拖了一道長長的空白,這點很討厭,我想大概很少有人跟我一樣因為這理由不喜歡chrome
其實講了那麼一大串,是要講我用firefox與chrome的感想

  • chrome比firefox快一點
  • chrome在用google的應用程式比較沒問題
  • chrome上的ad block plus比較不好用,我還是喜歡firefox的
  • chrome開發者數量已經開始勝過firefox,這是很嚴重的一個問題,因為firefox留住很多使用者就是因為plug-in的數量跟完整性,如果現在firefox開始變得比較少人開發,那真的還是岌岌可危阿
  • chrome有些努力讓資訊的易讀性讓使用者看到,比方google的plug-in一開始就有一些推薦(雖然我覺得很不實用,不過新手應該使挺喜歡的),搜尋結果很快就可以看到評價(幾個星星),firefox搜尋結果還要點進去才能看到評價。

以上是我對chrome與firefox比較,最近得到的心得。

另外一提,目前google正在推行新的介面,真的一開始改的還是沒有比較好ㄝ,用了一堆好像很明顯的提示,可是圖示太大,顯得很礙眼,google docs最近查覺到,開始使用一個比較緊實的排版,讓比較多的資訊可以顯示出來,這樣才對啦,不要把logo大大的顯示在使用者介面上,把這種東西叫做"簡約"風格,真的是會鬧笑話哩。最後補上,新的blogger介面不喜歡,因為資訊看起來又變亂了

2011年9月7日

Octave--poisson distribution

在觀察poisson distribution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一個bug,然而這個bug不是我第一個發現的,在octave 3.1.x就已經有人發現,感覺好像到了3.2.4還沒解決,還是我有誤解
octave的code如下

x=[0:15]';y1=[];y2=[];lamda=[1,2,5,10];
for i=1:length(lamda)
y1=[y1,poisspdf(x,lamda(i))];y2=[y2,poisscdf(x,lamda(i))];
end 
stem(x,y1),line(x,y1),figure;plot(x,y2)


最後一行,line(x,y1)會出錯,如果單單執行plot(x,y2)結果如下


輸出的錯誤主要由line function所引發的
error: invalid value for array property "ydata"
error: called from:
error:   /usr/share/octave/3.2.4/m/plot/__line__.m at line 65, column 5
error:   /usr/share/octave/3.2.4/m/plot/line.m at line 38, column 5
error: number of rows must match (2 != 16) near line 519, column 33
error: called from:
error:   /usr/share/octave/3.2.4/m/plot/__go_draw_axes__.m at line 519, column 24
error:   /usr/share/octave/3.2.4/m/plot/__go_draw_figure__.m at line 92, column 3
error:   /usr/share/octave/3.2.4/m/plot/gnuplot_drawnow.m at line 99, column 5
在底下這個連結有提到
http://octave.1599824.n4.nabble.com/error-plotting-quot-single-quot-values-td1672697.html
解決的patch file如下面連結
http://hg.savannah.gnu.org/hgweb/octave/rev/86ae7e50dc5d
似乎要作重新編譯的動作,我很懶惰,所以就把他放這了

2011年8月27日

ubuntu的中文其實還是有問題??

我一直以為linux(不管是fedora/suse/ubuntu),發展到現在desktop已經算是相當成熟了,所以中文字型的問題應該已是昨日黃花
結果想不到我的網誌統計(周/月/all)裡面中文字安裝這個項目依舊是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可是偏偏blogger的搜尋關鍵字的排行榜上又沒有"中文"這項目,怪!?
或許中文的問題,在linux desktop依然還是不算成熟(我想安裝中文字體應該不然,很多wiki上面都有)
google blogger的統計資料還真的披露了不少有趣的資訊:)
另外,終於八月的流量低下來了,我想這才是反應了我blogger的正常流量

2011年8月24日

其實IE應該真的落寞了!?


如果有再用blogger寫文章的人,都可以從統計資料裡面撈出來訪的瀏覽器指數比例,我從裡面看到了兩件事情
  1. IE市占比率下降,firefox跟chrome興起
  2. windows還是桌面應該還是比linux好用
不過因為我都在寫linux的東西,所以感覺可能會比較多人是屬於科技人(或者叫宅宅??),不管如何可能會是比較多是屬於善於用電腦跟電腦軟體的人,結果如下
看到很明顯就是IE已經遠遠不到50%,不要說科技的宅宅不會被制約,firefox剛出的時候,還是很多周遭的網頁開發者,被要求以IE為平台開發網頁,雖然他們內心傾向firefox
所以這樣的現象應該是真的IE被大家所不喜愛了,不過聽說IE 9已經有大幅度的改善,這點我雖然有IE 9,但是我不常用,沒感覺。現在IE 9如果要力往狂瀾,等同要重複firefox以前做的事情,要好一段時間。要等使用者意識到IE 9好用,並且願意移動回到IE 9。
不過另外也顯示了一件事情,M$的OS還是佔了大宗,雖然本blogger主要是講解linux,但是來的大多數還是M$的OS,表示很多人都是windows/linux雙棲,這也不幸地說明了一點,windows桌面某種程度還是比linux好用

2011年7月17日

gnuplot -- multiplot tip

不知道我有沒有使用錯方式,multiplot好像無法透過save/load方式來儲存,save的原因我不知道,在load時候似乎會呼叫gnuplot,並不會進入multiplot模式而導致錯誤
於是解決方案就是用call指令,我將底下的文字存成sample.plt
set xrange[-10:20]
set yrange[0:1]
g(x,mean)=exp(-(x-mean)*(x-mean)/v/v/2.0)/sqrt(2.0*pi)/v
v = 2
set style line 1 lt 1
set style line 2 lt 2
set style line 3 lt 3
set multiplot title "The decay model is P{/*0.5 0}/(distance{\^{/Symbol a}}) (P{/*0.5 0})=100.\nThe sample distances are 5m and 10m.\nThe recevied powerunder defferent distance.\n" layout 2,2
set title "{/Symbol a}=1.5"
plot g(x,0),g(x,8.94) lt 2,g(x,3.16) lt 3
set title "{/Symbol a}=1.75"
plot g(x,0),g(x,5.98) ls 2,g(x,1.78) ls 3
set title "{/Symbol a}=2"
plot g(x,0),g(x,4) ls 2,g(x,1) ls 3
set title "{/Symbol a}=2.5"
plot g(x,0),g(x,1.79) ls 2,g(x,0.316) ls 3

unset multiplot 
打算用來觀察高斯分布的特色,另一點有問題的是style line似乎無法很好的運作在wxt+multiplot模式底下
set term wxt enhanced
call 'sample.plt'

2011年7月15日

gnuplot繪製高斯分布

g(x,mean)=exp(-(x-mean)*(x-mean)/g/g/2.0)/sqrt(2.0*pi)/g
gnuplot g(x,0),g(x,1)
 

2011年6月27日

screen shut軟體

今天發現0.87.2已經可以在抓圖之後作修改了,真是個好消息阿,以前只能抓圖,要修改圖片上的資訊通常還要開其他的繪圖軟體,現在可以直接修改真的方便多了阿!!!!!!